殯葬工作因涉及面廣、關乎風俗民情,利益訴求多元,推進的難度很大。改革的最關鍵之處在于,改革過程中的公益不足,“死不起”成了最大的障礙。
目前我國殯葬收費分為基本服務項目收費、延伸服務收費和特需服務收費三大類。一方面,由于收費不透明,政企不分,多重因素加劇了殯葬業(yè)暴利。按照常理,為喪葬戶提供的遺體搬運、遺體整理、殯儀服務、遺體火化、骨灰寄存等基本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屬于政府定價,可殯葬業(yè)的暴利問題卻恰恰出在了這一環(huán)節(jié),其中占整個殯葬費用70%的墓地費用,更是產生暴利的源頭。
在殯葬服務上,一些機構的服務質量、水平、設施和收費價格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。可以肯定的是,雖然殯葬改革受到觀念等各種因素的影響,但火化率出現下降則足以說明,公益性缺失則會產生延滯效應。如果殯葬改革不能走公益化之路,通過政策的杠桿去引導和調動,卻因為暴利因素讓人“死不起”,那么改革就始終難以取得成功。
回歸和實現公益性,當是殯葬改革的出發(fā)點和落腳點。如何實現?一是體現讓利于民,不僅要實現墓地的成本化,更要實現各種服務收費的公益化。對于基本服務收費要做到“最優(yōu)化”,能少收的絕不能多收,將喪葬負擔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圍之內;同時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救濟,該減免的要減免,對于市場服務的收費行為,也應加強指導和管理,打擊違法收費和亂收費行為,實現對整個行業(yè)的規(guī)范。
二是服務要實現公益化,做到以人為本。要少些挖墳焚尸和強制平墳的政府行為,要通過人性化的服務,引導社會的支持和理解。這就要求相關部門要改變工作作風和方式,實現由方便自己到服務公眾的轉變。只有在規(guī)范殯葬市場、完善服務體系、改善服務環(huán)境的基礎上,實現殯葬的公益性,殯葬改革才會有堅實的基礎。
上一條: 殯葬改革應人性些
下一條: 被過激執(zhí)行的殯葬改革措施